直接胃造瘘技术 拖 pull
返回首页

经皮直接胃造瘘术(推)

时间:2025-07-05 00:18来源:www.ynjr.net 作者:杨宁介入医学网
、大部分穿刺选择左侧肋缘下 胃腔中下1/3 避开肝左叶 避开结肠 避开腹壁上动脉 有时可观察到胃壁阴影在针的作用下凹陷;注意穿刺针的方向,后面是腹主动脉

 

直接胃造瘘术(Sacks-Vine 技术)


1. 胃内充气 Insufflation of stomach/bowel with air or saline

台上操作人员常规消毒铺巾后

台下经鼻胃管注入空气,同时6-543 (山莨菪碱)5-10mg 肌注,或东莨胆碱 静脉注射让胃呈低张力状态,以便胃扩张更充分,便于穿刺


胃低张/充气后,透视或超声引导下定位,并穿刺,注射造影剂证实在胃腔后,进行胃壁锚定或“T”扣

“推”,的技术直接将胃造瘘管通过腹壁穿刺通道置入胃腔内。技术简单明了,比胃空肠造瘘或直接空肠造瘘成功率更高。

透视引导下通过先穿过腹壁的导丝将营养管“推”进胃腔。
   通常放置袢环导管或球囊导管
   撕脱鞘应用可以使饲管更容易进入胃腔
 
简单经济的导管,但容易脱出,需要仔细固定 不容易从胃腔内脱出 目前常用的导管,前端有球囊

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猪尾巴形导管(Cope loop catheters),常用的外引流管。操作简单,但管腔小,边孔小比球囊导管和蘑菇头导管容易阻塞。【 Given MF 2004

球囊导管

安全
操作简单
置换方便
是袢环导管的替换产品

 
经皮胃造瘘和胃空肠吻合管置入均有多种可用的替代导管。有作者作倾向使用Foley 气囊导管用于胃造瘘。但在不成熟的管道中使用Foley 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Cope 环导管者。


袢环导管,球囊导管,蘑菇头导管,没有一种导管适合所有情况
 

胃壁固定

以往,常规使用T-扣将胃前壁和前腹壁固定(胃固定术)。这有利于RPG的操作,并且当窦道成熟时拔造瘘管也有很大帮助。通过将胃固定于前腹壁还可以防止胃漏。但考虑到可能造成胃壁或皮肤缺血,增加感染机会。除非有少量腹水才用

尽管许多作者认为胃壁固定是可有可无的,但本栏目作者还是想介绍这一技术。便于操作者的选择

 T fastener  

18号针头预装Cope锚(T型固定胃造口术)





实验所见“T”扣在粘膜面表现
   



这种“T” 扣 80年代由COOK公司生产,现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了,但这个东西很容易DIY,作为公司制造业相当容易,只是审批过程复杂o(╥﹏╥)o

     


     


胃壁固定前,需要对穿刺点定位





、大部分穿刺选择左侧肋缘下

    胃腔中下1/3

    避开肝左叶

   避开结肠

   避开腹壁上动脉



腹部相片和腹部X片融合,左肝缘和腹壁上动脉是穿刺点的重要警示标记(超声),经验者可以不需要次步骤。卵圆钳位置为打算穿刺的部位

侧位、斜位透视进针
 
后前位进针不能确定进针的深度。侧、斜位进针可以确定进针的深度, 进针速度快。进针过程中用注射器保持负压有时可观察到胃壁阴影在针的作用下凹陷;注意穿刺针的方向,后面是腹主动脉
胃固定穿刺








“T”形固定装置   胃壁固定完成





   



   



球囊充盈后将造瘘管向外拉,使胃前壁与腹壁贴合
 




       





有或没有胃壁固定

没有胃壁固定,经饲管注射造影剂显示导管在腹腔内(没使用固定装置球囊导管在腹腔内
同一病人使用胃固定装置,经
导丝进入扩张管重新胃壁固定
导管球囊经造影剂充盈后显示球囊位于胃腔内,球囊导管在胃腔



   


胃固定术帮助胃前壁和腹壁粘连
可以减少并发症
 
使腹水等绝对禁忌症变成相对禁忌症
 
加速窦道成熟
 

关于胃固定术的争论


很多文献显示,有或没有胃固定术手术都很成功
 
可以造成腹壁和胃壁缺血增加感染和导管周围外渗的机会,特别是使用更多的固定器时候【.Lorentzen T 2007




细针穿刺胃腔。穿刺针斜向胃底,避免主动脉穿刺 细针细导丝置换超硬导丝后进入12F撕脱鞘,


经撕脱鞘沿导丝进入球囊胃造瘘导管 撤出撕脱鞘


充盈的球囊导管向后拖 拖到有阻力的时候,侧位透视观察球囊导管是否贴付在腹壁


收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